推薦產品Recommended products
二氧化碳培養箱通過一系列精密的控制系統來維持箱體內穩定的二氧化碳濃度,以滿足細胞、組織等生物樣本的培養需求。二氧化碳濃度的控制主要通過以下幾種方法實現:
一、傳感器檢測
1、紅外傳感器
原理:二氧化碳分子對特定波長的紅外線有吸收特性,紅外傳感器就是利用這一原理來檢測二氧化碳濃度。當紅外線穿過含有二氧化碳的氣體時,其強度會因二氧化碳的吸收作用而發生變化,傳感器通過檢測紅外線強度的改變量,依據預先設定好的校準關系,就能準確計算出二氧化碳的濃度值。
優勢:具有較高的精度和穩定性,響應速度相對較快,而且使用壽命較長,不易受其他常見氣體干擾,能較為精準地持續監測培養箱內二氧化碳濃度變化情況。
2、熱導傳感器
原理:不同氣體的熱導率是不一樣的,二氧化碳的熱導率與空氣等其他氣體存在差異。熱導傳感器通過檢測混合氣體熱導率的變化,來推算其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當培養箱內二氧化碳濃度改變時,氣體整體熱導率相應變化,傳感器內的熱敏元件感知到溫度變化后,將其轉化為電信號,進而得出二氧化碳濃度數值。
優勢:結構相對簡單,成本較低,適合一些對精度要求不是高的常規培養場景應用。不過其精度相較于紅外傳感器且容易受到其他具有相似熱導率氣體的影響。
二、氣體供應與調節系統
1、氣源:通常采用高純度的二氧化碳氣體鋼瓶作為氣源,鋼瓶內的二氧化碳氣體純度能達到 99.9% 以上,為培養箱提供穩定且純凈的氣體來源,保障可以精準調控濃度。
2、氣體調節閥
流量調節:通過調節氣體調節閥的開度大小,可以控制進入培養箱內二氧化碳氣體的流量。比如,當需要提高培養箱內二氧化碳濃度時,可適當增大閥門開度,增加氣體流入量;反之,減小開度,減少流入量。
精細控制:一些先進的氣體調節閥具備高精度的調節功能,能夠按照非常微小的增量來調整氣體流量,配合傳感器反饋的濃度信息,實現對二氧化碳濃度的精細調控,可將濃度誤差控制在較小范圍內,一般能達到設定值的 ±0.1% 左右。
三、反饋控制機制
1、數據采集:傳感器實時采集培養箱內二氧化碳濃度數據,并將其傳輸給控制系統。控制系統一般是基于微處理器的智能控制單元,可快速接收并處理這些數據。
2、對比與決策:控制系統把接收到的實時濃度數據與預先設定的目標濃度值進行對比分析。如果實時濃度低于目標值,就會向氣體供應與調節系統發出指令,增加二氧化碳氣體的供應;若高于目標值,則指令減少供應,直至濃度達到設定要求。
3、動態調整:由于培養箱存在氣體泄漏、細胞代謝消耗等情況會使二氧化碳濃度發生變化,所以反饋控制機制會持續不斷地進行上述對比和調整操作,時刻保持箱內二氧化碳濃度穩定在設定范圍內,實現動態的精準控制。
四、校準與維護
1、定期校準:為保證二氧化碳濃度控制的準確性,需要定期使用標準濃度的二氧化碳氣體對培養箱的傳感器及整個控制系統進行校準。校準周期通常根據使用頻率和儀器要求而定,一般每 3-6 個月校準一次,通過校準來修正傳感器的檢測偏差以及調整控制系統的參數,確保顯示和控制的濃度與實際相符。
2、維護檢查:要定期檢查氣體供應管路是否存在堵塞、泄漏等情況,因為管路堵塞會影響氣體正常供應,導致濃度無法準確調節,而氣體泄漏則會使箱內實際濃度低于設定值。同時,對傳感器進行清潔、維護等操作,保證其性能良好,能夠可靠地進行濃度檢測和反饋。
二氧化碳培養箱通過氣體源與調節系統、傳感器與控制系統以及其他輔助控制方法的綜合運用,實現了對箱體內二氧化碳濃度的精確控制。這些控制措施共同確保了二氧化碳培養箱能夠為細胞/組織提供一個穩定、適宜的體外培養環境。